【114年授課神器】畫公民
- 2025.03.31
- 作者:授課橘綜合小編
- 公民與社會
_422x297_2.jpg)
- 43
-
一年級
-
114學年最新教材
-
每周 2 節
-
課程時數 : 2小時
學習領域/科目別 | 公民與社會 |
---|---|
核心素養 |
A 自主行動 /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 溝通互動 /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19項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 人權,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安全, 防災, 多元文化, 國際教育 |
第一節 |
單元主題 :
公民身分與法律保護
內容綱要/教學重點 :
1. 認識公民身分:介紹什麼是公民身分,以及其在法律與社會中的重要性。 解釋公民身份如何影響個人的權利與義務。 2. 基本權利與法律保障: 詳細介紹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如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等)。 舉例各類法律如何保障公民權利(例如:選舉權、言論自由、集會自由等)。 3. 圖文展示: 使用書中的圖表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如公民權利的視覺化。 討論不同權利與法律之間的關聯,強調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4. 互動活動: 設計一個簡單的案例討論或角色扮演,讓學生體驗如何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利(例如:選舉權或言論自由的情境)。 教材附件下載 |
---|---|
第二節 |
單元主題 :
社會選擇與經濟權益
內容綱要/教學重點 :
1. 經濟選擇:討論什麼是經濟選擇,並解釋如何在個人生活中做出這些選擇(例如:消費選擇、就業選擇)。 引入如何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在經濟活動中的權益。 2. 社會安全與勞動權益: 介紹社會保障制度(如勞保、健保、失業保險等)。 說明勞動者的基本權益,包括工資保障、工時限制、安全工作環境等。 3. 圖文展示: 使用教材中的圖表來分析經濟選擇和社會保障的關聯,幫助學生理解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 4. 互動活動: 設計模擬情境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利用勞動權益來保護自己,例如:當遇到不公平勞動待遇時,該如何尋求幫助? 教材附件下載 |
一、教材簡介
《畫公民》是一套專為技術高中設計的公民教育教材,融合創新教學理念與現代視覺設計,全書共分為十五章。教材透過系統化的知識架構、多元化的內容呈現方式,以及線上資源的連結,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其能更有效地培養公民素養,並具備應用於實務的能力。
二、教學特色
-
視覺化學習
-
教材採用圖像與文字並重的方式,以色彩鮮明的圖表進行概念展示,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抽象議題。
-
針對「公民身分與法律保護」、「經濟選擇與社會安全」、「勞動權益」等主題,透過條理清晰的分類幫助學生建立完整概念。
-
-
強調互動與思考
-
在課程設計上,教材內含思考問題與互動討論,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經驗,提升學習參與度。
-
例如,在學習「行政救濟」時,教材設計模擬情境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法律問題,強化問題解決能力。
-
-
線上資源延伸學習
-
提供多樣的線上學習資源(影片、網站、相關案例分析),學生可透過QRCode 掃描連結至相關影片與網站,靈活延伸學習內容。
-
這些資源不僅有助於補充課堂內容,更可作為學生課後自學與專題探究的素材,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
三、適用對象與教學應用
-
適用對象: 技術高中各年級公民與社會科課程
-
適用課程: 公民素養、法律常識、職場倫理、社會議題探討
-
教學應用方式:
-
課堂講解+視覺輔助:利用教材圖表,搭配案例分析,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重點概念。
-
小組討論與情境模擬:設計角色扮演或情境討論,讓學生練習應用法律知識來解決問題。
-
數位學習+自主探索:引導學生透過線上影片、網站補充學習,培養資訊搜尋與獨立思考能力。
-
四、課程目標
-
建立公民素養,理解自身的權利與義務,並具備法律意識。
-
提升問題解決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社會現象與個人處境。
-
培養自主學習與資訊蒐集能力,利用數位資源深化公民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
增強職場與社會適應力,讓學生在未來工作與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公民知識,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