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授課神器】畫公民

授課橘綜合小編
追蹤人數 : 11
  • 一年級
  • 114學年最新教材
  • 每周 2 節
  • 課程時數 : 2小時
學習領域/科目別 公民與社會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 溝通互動 /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19項議題融入 性別平等, 人權,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安全, 防災, 多元文化, 國際教育
課程規劃緣由
《畫公民》是一本結合創新教學理念與現代設計的公民教育教材,全書共分為十五章,透過系統化的知識架構與多元化的呈現方式,以及線上資源的連結來提升學生學習體驗,進而能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培養公民素養。這本教材旨在協助學生全面了解現代社會的公民責任與權利,並激發其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教學方法或策略
首先,書中圖文佈局精心設計,以色彩鮮明的圖表進行各章節視覺化展示,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從公民身分到法律保護的各項權利,以及經濟選擇、社會安全、勞動權益等主題,都能以簡明易懂的方式分門別類,讓學生一目瞭然。其次,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特別設計互動元素思考問題,以鼓勵學生深入思考運用所學知識,幫助其在閱讀過程中自我檢測,並進一步加深理解。例如:在談到行政救濟的部分時,設計模擬情境問題,讓學生思考該如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法律問題。
學習目標
教材特別提供多樣的線上資源,包括影片、網站等外部連結。例如:QRCode 連結至相關的影片和網站,讓學生能更靈活地延伸學習內容。這些線上資源提供書本以外的學習渠道,可以深入探索各種議題,促使其自主學習,並加強知識的內化。整體而言,這本公民教材不只是學習工具,還是引導學生思考社會角色與責任的平臺,旨在幫助學生建立起堅實的公民素養基礎,並能夠應用所學於現實生活中。
規劃內容
第一節
單元主題 :
公民身分與法律保護
內容綱要/教學重點 :
1. 認識公民身分:
介紹什麼是公民身分,以及其在法律與社會中的重要性。
解釋公民身份如何影響個人的權利與義務。
2. 基本權利與法律保障:
詳細介紹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如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等)。
舉例各類法律如何保障公民權利(例如:選舉權、言論自由、集會自由等)。
3. 圖文展示:
使用書中的圖表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如公民權利的視覺化。
討論不同權利與法律之間的關聯,強調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4. 互動活動:
設計一個簡單的案例討論或角色扮演,讓學生體驗如何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利(例如:選舉權或言論自由的情境)。
教材附件下載
第二節
單元主題 :
社會選擇與經濟權益
內容綱要/教學重點 :
1. 經濟選擇:
討論什麼是經濟選擇,並解釋如何在個人生活中做出這些選擇(例如:消費選擇、就業選擇)。
引入如何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在經濟活動中的權益。
2. 社會安全與勞動權益:
介紹社會保障制度(如勞保、健保、失業保險等)。
說明勞動者的基本權益,包括工資保障、工時限制、安全工作環境等。
3. 圖文展示:
使用教材中的圖表來分析經濟選擇和社會保障的關聯,幫助學生理解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
4. 互動活動:
設計模擬情境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利用勞動權益來保護自己,例如:當遇到不公平勞動待遇時,該如何尋求幫助?
教材附件下載
教案內容

一、教材簡介

《畫公民》是一套專為技術高中設計的公民教育教材,融合創新教學理念與現代視覺設計,全書共分為十五章。教材透過系統化的知識架構、多元化的內容呈現方式,以及線上資源的連結,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其能更有效地培養公民素養,並具備應用於實務的能力。


二、教學特色

  1. 視覺化學習

    • 教材採用圖像與文字並重的方式,以色彩鮮明的圖表進行概念展示,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抽象議題。

    • 針對「公民身分與法律保護」、「經濟選擇與社會安全」、「勞動權益」等主題,透過條理清晰的分類幫助學生建立完整概念。

  2. 強調互動與思考

    • 在課程設計上,教材內含思考問題與互動討論,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經驗,提升學習參與度。

    • 例如,在學習「行政救濟」時,教材設計模擬情境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法律問題,強化問題解決能力。

  3. 線上資源延伸學習

    • 提供多樣的線上學習資源(影片、網站、相關案例分析),學生可透過QRCode 掃描連結至相關影片與網站,靈活延伸學習內容。

    • 這些資源不僅有助於補充課堂內容,更可作為學生課後自學與專題探究的素材,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三、適用對象與教學應用

  • 適用對象: 技術高中各年級公民與社會科課程

  • 適用課程: 公民素養、法律常識、職場倫理、社會議題探討

  • 教學應用方式:

    1. 課堂講解+視覺輔助:利用教材圖表,搭配案例分析,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重點概念。

    2. 小組討論與情境模擬:設計角色扮演或情境討論,讓學生練習應用法律知識來解決問題。

    3. 數位學習+自主探索:引導學生透過線上影片、網站補充學習,培養資訊搜尋與獨立思考能力。


四、課程目標

  1. 建立公民素養,理解自身的權利與義務,並具備法律意識。

  2. 提升問題解決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社會現象與個人處境。

  3. 培養自主學習與資訊蒐集能力,利用數位資源深化公民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4. 增強職場與社會適應力,讓學生在未來工作與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公民知識,維護自身權益。

 
想要知道更多有關《畫公民》的詳細資訊,請洽泰宇業務專員!
對應學群
社會心理 、大眾傳播 、文史哲 、法政
推薦相關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