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對臺措施-現代國家的形塑
- 2020.12.24
- 作者:授課橘歷史小編
- 歷史
- 2032
學習領域/科目別 | 歷史 |
---|---|
情境範疇 |
題幹
資料一:
1739年(乾隆四年),巡視臺灣監察御史穆布、單德謨於奏疏中指出:臺灣會試取中,宜另編字號也。查臺灣一郡,世宗憲皇帝憫其重洋赴試,往返維艱,特頒諭旨:「鄉試另編臺字號,每科取中二名」。以故臺郡之文風丕變,倍於曩時。但數年以來,中鄉試者有人、入會選者未睹。蓋會場為天下人文之藪,海外僻處,豈能與內地士子一體較量?且自臺抵都,經萬里之遙、歷重洋之險,辛苦十倍尋常。⋯⋯,而單寒之士更覺畏難裹足,殊為可憫。
資料二:
1823年(道光3年)及第的鄭用錫是第一位考取進士的臺灣人,有「開臺進士」之稱。
資料三:清代臺灣中舉人數一覽表。
時期 | 進士 | 舉人 |
康雍時期(1687~1735) | 0 | 15 |
乾隆時期(1736~1795) | 2 | 56 |
嘉道時期(1796~1850) | 6 | 74 |
咸同光時期(1851~1894) | 21 | 106 |
總計 | 29 | 251 |
問題一 |
根據上述三段資料,回答問題。 參考答案 :
(1) 給予保障名額,以茲鼓勵。(2)「鄉試另編臺字號,每科取中二名」。 (3) 這兩位應是福建內地府縣來臺寄籍的士子(冒籍頂替)。 搭配學習內容/學習表現 :
歷 Da-V-3 教育、語言與基礎建設。對應泰宇版歷史第一冊TOPIC3 Chapter1 1-3 之肆「教育政策與設施的發展」P.159 ∼ P.163 歷3b-V-2 研讀或考察歷史資料,分析其生成背景與其內容的關係 |
---|
延伸閱讀材料
文章 | 歷史素養超展開第二期 (配合109上第三次段考) |
---|
推薦相關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