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接收台灣-現代國家的形塑
- 2020.12.25
- 作者:授課橘歷史小編
- 歷史
- 2670
學習領域/科目別 | 歷史 |
---|---|
情境範疇 |
資料一:
「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雖然首度獲得政府提供隱藏多年的檔案、史料,但參與撰寫的工作小組成員台大歷史系教授黃富三昨表示,他懷疑國防部和執政黨黨史會手中可能仍握有若干當時軍系和黨系情治單位的資料⋯⋯黃富三也透露,當時派軍來台鎮壓的背後不僅是對事件的判斷錯誤而已,實則有一段執政黨內部派系鬥爭的秘辛,而這是報告中並未交代清楚的。他指出,當時另一支屬於執政黨的情治單位為中央統計調查局,即所謂「CC 派」;與戴笠領軍的的軍統局系統互相傾軋鬥爭,當時屬於「CC 派」的臺灣省黨部主任秘書李翼宗(應為筆誤,正確為李翼中)和陳儀明爭暗鬥,中央增派重兵其實是「CC 派」想藉機以大事吃掉陳儀,使蔣介石相信陳儀的統治失敗,根本是一清除異己之舉,二二八事件本身只是一藉口,因為執政黨內鬥,造成大量臺灣民眾的無辜死亡。
資料二:
「現在的年輕人是沒有族群偏見的,但上了年紀的人,因為歷史遺留下來的偏見和包袱依舊難以跨越。很多年紀大的人生長在臺灣,先是受到日本人的壓迫,是日本統治者對臺灣本土化否定,沒想到戰後,又面對第二次否定的經驗,我碰到不少六、七十歲當年是後段班學生的人,他們的心態是當年你遺棄我,如今我遺棄你。所以在我看來,族群問題的內涵很大部分反而是統治階層的關係,就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二二八發生的時候,新竹中學最受敬重的幾位老師都是外省人,包括校長辛志平,當外省同胞受到暴民威脅和污辱的時候,竹中的學生都趕到新校長家旁邊保護他。這裡沒有族群問題,而是社會階層差異。」
問題一 |
請問關於上述兩段評論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參考答案 :
A
搭配學習內容/學習表現 :
歷Da-V-2 國際局勢與臺灣地位對應泰宇版歷史第一冊TOPIC3 Chapter1 1-2 之壹 「中華民國接收台灣」p.144 ∼ 150 歷1c-IV-2 從多元觀點探究重要歷史事件與人物在歷史中的作用與意義 試題概念與分析 :
兩段資料都是在解釋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資料一認為是陳儀與中統派:即所謂「CC 派」,相互鬥爭下的產物,戰後中國各省的接收,即是各派系擴大勢力的開始,所謂接收即劫收,中統派希望透過臺灣內部的混亂,而換掉非中統體系的陳儀,讓自己的勢力能順利進入臺灣。資料二:李遠哲認為二二八事件不好簡化成族群或本省與外省族群間的文化差異,他認為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對立衝突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