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爾摩沙人到原住民族-多元族群的形成

  • 2021.10.02
  • 作者:授課橘歷史小編
  • 歷史
授課橘歷史小編
追蹤人數 : 6
學習領域/科目別 歷史
情境範疇 歷 Ba-V-2 我群界定、原住民與原住民族的分類
題幹

日本學者佐山融吉的《蕃族調查報告書》,為最早有系統地詳細描述阿里山番族的民族誌作品,其中「曹族」名稱最早於該書出現。「曹族」應是譯自居住在阿里山一帶自稱為「Tsou」的人群;早期學者以Holo(河洛或福佬)發音譯成漢字的「曹」,用中文發音則譯為鄒」。鄒族屬於南島語族的一支,目前一般學者將其分為南鄒與北鄒。北鄒又稱「阿里山鄒族」或「阿里山(Tsou)」,現主要聚居嘉義縣阿里山鄉境。南鄒又依語言差異分為兩群;其一是在今高雄縣那瑪夏鄉的Kanakan’avu群(卡那卡那富,自稱Kanakanabu),其二為在今那瑪夏鄉、桃源鄉的Hla’alua群(沙阿魯阿,自稱Saarua/Tararu),他們在文化上與北鄒有許多類似之處。但由於人數少且與布農族交往、和北鄒久遠的隔離,南北鄒通常不被視為一體。有關鄒族的相關紀錄,以荷蘭時期的資料最早。在荷蘭人手繪的地圖上,已出現的鄒族部落地名,有Tivora(知母朥/特富野Tufuya)、Apassouangh(阿拔泉社/鄒語Pipiho)、Nieuwangh(達邦Tapangh),這些部落早在十七世紀已出現,但未被歸類在一起。

(改寫自洪麗完〈嘉南平原沿山地區之族群關係(1700-1900):以「阿里山番租」為例〉,《臺灣史研究》18卷1期,2011年3月,頁47∼49)



問題一

1. 根據上述資料,Tsou 的族群稱呼,由何人首先命名,然後才逐漸被行政單位與該族人所使用?
(A) 荷蘭船員 (B) 鄭成功 (C) 清地方大員 (D) 日本學者


2. 鄒族內部族群分類,又有南鄒北鄒、Tivora、Apassouangh、Nieuwangh 等部落的判斷,造成如此情況的原因可能為何?
(A) 現實地理阻隔 (B) 國家力量介入 (C) 學者判定誤差 (D) 族群漢化結果



參考答案 :
1. (D)
2. (A)
搭配學習內容/學習表現 :
歷 Ba-V-2 我群界定、原住民與原住民族的分類
對應泰宇版歷史第一冊 TOPIC1 Chapter1-1「從福爾摩沙人到原住民族」P.14 ∼ P.21

歷 2c-V-2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重面向,珍視融合多元族群、文化的社會體系及人權的價值
試題概念與分析 :
由於部落實際生活範圍和政府當局界定的族群生活範圍不一定相符,因此近年來出現越來越多政府法定的原住民族群。其次,今天臺灣關於原住民族的認識,也奠基於日治時期的學術調查和研究。

延伸閱讀材料
文章 歷史素養試題超展開 VOL.06
推薦相關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