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昶雄〈奔流〉論創作自由
- 2020.09.16
- 作者:授課橘歷史小編
- 歷史
- 4746
-
一年級, 二年級
-
多元選修
教案分享 -
每周 1 節
-
課程時數 : 1小時
學習領域/科目別 | 歷史 |
---|---|
核心素養 |
A 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 溝通互動 /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19項議題融入 |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
課程規劃緣由
教學方法或策略
學習目標
王昶雄是一名生在臺灣淡水的牙醫及作家,作品橫跨臺灣日治時期、二戰時期、國民政府與解嚴後多個時期,而他在1943年所發表的文學作品〈奔流〉則是他最具代表與爭議的作品。本文透過〈奔流〉體現文人自由創作的珍貴,同時也了解當時歷史背景發展的無常與無奈。
講述法
1.瞭解王昶雄的著作〈奔流〉在皇民化運動達到鼎盛時,創作的歷史背景與心境
2.分析〈奔流〉在敏感的政治氣氛與憲警檢查制度之下,各版本的探討
3.瞭解〈奔流〉歷史背景的影響與文學創作的意義
2.分析〈奔流〉在敏感的政治氣氛與憲警檢查制度之下,各版本的探討
3.瞭解〈奔流〉歷史背景的影響與文學創作的意義
規劃內容
第一節 |
---|
教案內容
王昶雄是一名生在臺灣淡水的牙醫及作家,作品橫跨臺灣日治時期、二戰時期、國民政府與解嚴後多個時期,而他在1943年所發表的文學作品〈奔流〉則是他最具代表與爭議的作品。〈奔流〉在皇民化運動的鼎盛時期發表,記載當時日本在高壓統治下,台灣人面對國家與身分認同的掙扎與徬徨,是一篇觸及歷史、民族、政治的深刻文學作品。本文透過〈奔流〉體現文人自由創作的珍貴,同時也了解當時歷史背景發展的無常與無奈。
1.創作歷程
分析王昶雄的著作〈奔流〉在皇民化運動達到鼎盛時,創作的歷史背景與心境。
2.內容解析
全文皆採第一視角,藉由伊東春生(朱春生)、林柏年兩者的衝突,探討在此歷史背景之下,雙方的衝突與交流。
3.版本繁多
由於敏感的政治氣氛與憲警檢查制度,〈奔流〉多次遭到政府有關當局的刪減,因此留下了許多版本傳到後世。
4.結論
針對〈奔流〉在歷史背景的影響與文學創作的意義上作出結論與反思。
對應學群
文史哲
推薦相關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