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授課神器】交通工具大集合

  • 2025.04.25
  • 作者:授課橘歷史小編
  • 歷史
授課橘歷史小編
追蹤人數 : 6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 對應課本
    114學年最新教材
  • 每周 2 節
  • 課程時數 : 4小時
學習領域/科目別 歷史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
C 社會參與 /
19項議題融入 科技, 資訊
課程規劃緣由
隨著科技演進與社會需求的轉變,交通工具也經歷了從人力、獸力到蒸汽、電力甚至磁浮、太空科技的變化。透過「火車、汽車、船與飛行器」四大主題的歷史回顧,學生將理解:

1.交通工具如何因應時代需求與技術革新而演變。

2.各交通工具在臺灣歷史發展中的角色與影響。

3.全球交通科技發展如何與政治、經濟、文化緊密相連。 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對科技、歷史與地理的跨域理解,提升其批判思維與全球視野。
教學方法或策略
策略 | 說明
🧱【時序式導引】 | 各交通工具從「起源 → 動力變化 → 台灣歷史 → 現代蛻變」依序介紹,幫助學生建立歷史脈絡。
🧩【比較分析法】 | 比較不同交通工具在動力演進、社會影響、使用族群等方面的異同(如:蒸汽火車 vs 現代磁浮、高輪牛車 vs 電動車)。
🗣【影片導入與討論】 | 搭配簡報內嵌影片(如:賓士太太的遠征記、阿里山之字型火車、日本高鐵),引導學生觀察與反思。
🎯【互動式問答】 | 結合「動動腦」題型設計小組搶答、隨機抽問、真實場景推理等方式,提升學習參與感。
🎨【圖表整理與創作】 | 要求學生繪製各交通工具技術演進圖、台灣交通發展年表,並完成「我的未來交通工具想像圖」。
學習目標
學生能夠:

1.說明四類交通工具的起源、演變與技術革新過程。

2.了解臺灣在各交通工具歷史中的特殊地位與發展特色。

3.分析交通科技如何影響人類移動、社會型態與環境。

4.對現代交通問題(如環境污染、城市發展)提出創意思考。

5.應用「比較、分類、時序分析」等基本素養能力於課堂活動中。
規劃內容 授課計畫表下載
第一節
單元主題 :
火車的歷史
內容綱要/教學重點 :
一、時間:十九世紀
二、背景:工業革命後,蒸汽機發明
三、改良者:史蒂芬遜將蒸汽機改造為火車頭引擎,以取代獸力

1821年,受託建造第一條開放公眾搭乘、全長40公里的鐵路
1825年,載著80噸貨物與400位乘客的蒸汽火車,成功完成史上首次的載客行程
第二節
單元主題 :
車的歷史
內容綱要/教學重點 :
木橇的發明

人們將重物放在木橇上拖行,並且在木板下墊圓木,利用圓木滾動而移動木橇,這是車子最早的原型
西元前3500年左右,西亞蘇美人發明車輪,在圓形木板中央加上軸心使其迴轉,可用於手推車或馬車、牛車
賓士汽車初期銷售狀況不佳,因此1888年賓士太太帶著兩個兒子,跳上最新改良的賓士車型出發到娘家。然而,鄉間道路崎嶇不平,有些坡度太大,車子爬不動,還要靠小孩幫忙推車。在中途時,汽油已經快用光,於是她到鎮上的藥局搜刮去漬油來加;此藥局成為史上第一個加油站。最終,母子三人在12小時內抵達目的地

賓士太太完成了史上首度的汽車長途旅行後,得到報紙大幅報導,沒多久賓士就接到許多訂單。不到十年之內,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年銷六百部車
第三節
單元主題 :
飛行工具史
內容綱要/教學重點 :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取得飛機專利後,成立萊特公司製造飛機。然而,當時人們多把飛機視為娛樂、表演工具
臺灣的空運肇始於日治時期,1930年代陸續完成臺灣的機場建設,並且在1936年開闢民用飛行航線,為臺灣的空運發展奠立基礎
第四節
單元主題 :
船的歷史
內容綱要/教學重點 :
概念構想始於19世紀的英國,後被運用在鐵路載貨車廂,將車廂視為可交換的貨櫃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為將軍需物資更有效率送達前線,採取了貨物包裝單位化方式運輸

創始者:美國卡車大亨麥克連(Malcom McLean)本來直接將卡車放到輪船上,但是發覺太佔空間,於是試圖改放貨物,1956年發展出現行的「貨櫃」
教案內容

從車到飛行器:交通工具的歷史演進與台灣發展


教學時間

共四節課,每節 45 分鐘,分別探討一種交通工具(車、火車、船、飛行工具)


🎯 學習目標

學生能夠:

1. 描述四大交通工具的發明與技術演進過程。

2. 說明不同動力(人力、蒸汽、電力等)的出現對社會造成的改變。

3. 比較交通工具在不同時期的社會角色與用途。

4. 認識交通工具在臺灣歷史發展中的貢獻。

5. 發表對現代與未來交通工具的創意思考與觀點。


🧰 教學資源與準備

簡報(你已提供)

學習單(含圖表整理區、動動腦小測驗)

投影設備、剪貼素材、便利貼、色筆等

影片播放設備(簡報已含影片連結)


🧑‍🏫 教學流程設計

課程 核心內容 教學活動 教學策略
第1節:車的歷史 車輪的發明、動力演變(人力→蒸汽→汽油→電力)、臺灣汽車產業(裕隆、三陽) 影片導入+講解+動動腦問答(汽車最早動力、T型車為何革命性)+畫出汽車技術演進圖 影片導入、時序分析、概念圖整理
第2節:火車的歷史 工業革命與鐵道興起、臺灣鐵路發展(劉銘傳鐵路、日治縱貫線、高鐵)、觀光列車 小組討論:火車與時代的連結性(殖民、經濟、觀光)+資料判讀與答題 問題導向、小組合作、批判性思考
第3節:船的歷史 船的起源(獨木舟→帆船→蒸汽船→貨櫃輪)、臺灣航運與拆船王國、長榮海運 圖片排序活動:各式船舶的比較+新聞討論:蘇伊士運河事件對全球影響 歷史圖片分析、新聞素養培養
第4節:飛行工具史 達文西到萊特兄弟、二戰空戰與飛機改良、臺灣航空史、太空旅行 看影片+小組模擬未來飛行工具發表會(太空觀光、無人載具等) 模擬活動、創意思考、統整回顧


若您對《從車到飛行器:交通工具的歷史演進與台灣發展》有興趣
歡迎主動洽詢泰宇的業務同仁哦!
對應學群
工程 、建築設計 、文史哲
推薦相關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