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漢化-多元族群的形成

  • 2021.10.02
  • 作者:授課橘歷史小編
  • 歷史
授課橘歷史小編
追蹤人數 : 6
學習領域/科目別 歷史
情境範疇 歷 Bb-V-1 早期移民的歷史背景及其影響
題幹

資料一:以下是 1859 年《倫敦畫報》上描寫臺灣民眾的祈神活動,畫面上戴頭巾者為平埔族原住民,而戴帽子者則是漢人,分別是指不同族群。



資料二:以下是 1888 年曾任竹塹社大屯董事的原住民籍秀才解大賓所寫的詩句:
吾祖始居荷蘭城,歐羅東來婆羅居;飄異仙島安定居,異族同來把吾欺。
是處差徭無力耕,讓耕讓地漢族遵;無妻無地又無棲,何邦何處吾族業。
謙讓退居覆鼎金,漢人又來把我欺;悲我荷族鳥啾語,城中父母不解意。
流離失所又無依,來到新港創業基;不同漢俗不同域,先人聲明荷蘭裔。



問題一

1. 請問兩段資料在描述清領時期漢人與原住民間的哪一現象?
(A) 資料一描述彼此對立,資料二則描述調合
(B) 資料一描述彼此調合,資料二則描述對立
(C) 兩段資料都描述彼此文化的融合
(D) 兩段資料都描述彼此文化的衝突


2. 請問兩段資料都在描述哪一共同現象?
(A) 高山族的漢化
(B) 平埔族的漢化
(C) 高山族受荷蘭文化影響
(D) 平埔族受荷蘭文化影響



參考答案 :
1. (B)
2. (B)
延伸補充 :
歷 Bb-V-1 早期移民的歷史背景及其影響
對應泰宇版歷史第一冊 TOPIC1 Chapter2-1「番薯落地爛,枝葉代代湠」P.35 ∼ P.44

歷 1c IV-2 從多元觀點探究重要歷史事件與人物在歷史中的作用與意義
試題概念與分析 :
資料一,漢番和諧共同祭神的畫面,若非服裝些微有異,根本分不出是兩種族群,資料二則是提名為〈悲憤詩〉的詩句,教師可問學生其中所提到:歐羅、異族等詞所指為何?從資料中,發現200年後的原住民後裔,對荷蘭統治者的情感遠遠深厚於漢人,把荷蘭的統治視作神仙般的生活,甚至詩句流露出對漢人統治的氣憤。文中明顯地看出,身為清朝秀才解大賓個人的政治認同,很明顯是荷蘭。但有趣的是:痛恨漢人的原住民秀才發洩對漢人不滿情緒的文字,還是學自於漢人,可見平埔族漢化是兩資料的相同處。

延伸閱讀材料
推薦相關文章
留言